Information technology—Biometric identity assurance services—Part 1: BIAS services
国家标准 推荐性 现行
国家标准《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身份保证服务 第1部分:BIAS服务》由TC28(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8SC37(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委。
主要起草单位联想中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东分院、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民认证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凯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全民认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圣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麦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巨龙创视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上海万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乐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佑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西园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广东中科臻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点与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斯科智能五金(绍兴)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广东优信无限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赛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冷霜 、刘倩颖 、蒋建平 、李扬 、席雅芬 、张默男 、王文峰 、滕达 、宋继伟 、叶宣辰 、郭变香 、崔琦 、李杰 、李俊 、李军 、胥建民 、申博文 、霍红文 、何智勇 、周阳 、孙冰 、沈文忠 、蒋慧 、李汝鑫 、刘俊 、李杰 、杨春林 、田启川 、曹雷 、阙锦龙 、王海滨 、潘晓光 、程祥 、何召锋 、张晶晶 、胡文矛 、夏凯 、王佳龑 、林冠辰 、王瑾 、朱倩倩 、张萌 、凌俊 、张剑 、周涛 、李俊 、于强 、张媛媛 、孙成智 、陈灿灿 、杨占金 、钟陈 、江学斌 、龚旭东 、宋昆鸿 、刘国清 、杨敬锋 、薛学琴 、程治国 、闫小良 、陆惠良 、李强 、余堃 、程鸣 、林晓清 、史天宇 、杨振丽 、贾哲明 、徐甲甲 。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IEC国际标准:ISO/IEC 30108-1:2015。
采标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身份保证服务 第1部分:BIAS服务。
联想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国民认证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西安凯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电力大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山西三友和智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万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乐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罗克佳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优信无限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东分院
太原罗克佳华工业有限公司
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民认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圣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麦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巨龙创视科技有限公司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深圳佑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西园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中科臻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点与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斯科智能五金(绍兴)有限公司
银河水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赛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冷霜
刘倩颖
席雅芬
张默男
宋继伟
叶宣辰
李杰
李俊
申博文
霍红文
孙冰
沈文忠
刘俊
杨春林
阙锦龙
王海滨
何召锋
张晶晶
王佳龑
林冠辰
张萌
凌俊
于强
张媛媛
杨占金
钟陈
宋昆鸿
刘国清
程治国
闫小良
余堃
程鸣
杨振丽
贾哲明
蒋建平
李扬
王文峰
滕达
郭变香
崔琦
李军
胥建民
何智勇
周阳
蒋慧
李汝鑫
田启川
曹雷
潘晓光
程祥
胡文矛
夏凯
王瑾
朱倩倩
张剑
周涛
孙成智
陈灿灿
江学斌
龚旭东
杨敬锋
薛学琴
陆惠良
李强
林晓清
史天宇
徐甲甲
20233900-T-469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样本质量 第1部分:框架
GB/T 40784.1-2021 信息技术 用于互操作和数据交换的生物特征识别轮廓 第1部分: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概述和生物特征识别轮廓
20230684-T-469 信息技术 可扩展的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
GB/T 33767.1-2017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样本质量 第1部分:框架
GB/T 30268.2-2013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应用程序接口(BioAPI)的符合性测试 第2部分:生物特征识别服务供方的测试断言
GA/T 1723.1-2020 居民身份网络认证 认证服务 第1部分:认证分级
SJ/T 11693.1-2017 信息技术服务 服务管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41815.1-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 第1部分:框架
GB/T 26237.1-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
GB/T 41801.1-2022 信息技术 卡上生物特征识别系统 第1部分:基本要求
只需4步,轻松拿到证书报告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机构,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微析研究所用精准及时的结果、高质量的创新服务和专业的技术经验,为客户打造独特的分析解决方案和广泛适用的质量保证方法。
汇集行业百科资讯内容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11月5日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截至目前现行有效国家计量技术...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个行业对于未知物分析检测的需求日益增长。微析研究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这片领域中脱颖而出,致力...
废弃医用手套的处理是医疗废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本文将从废弃医用手套的检测标准...
废弃医用手套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保和公共卫生问题。医用手套通常由乳胶、丁腈或乙烯基等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在自然环...
Copyright © WEIXI 北京微析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2023021606号-1 网站地图(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