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测量检测主要用于分析物质的分子结构、化学键振动等方面。它可以检测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可以确定物质的组成、浓度、纯度等信息。此外,红外吸收测量检测还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材料表征等领域。
在环境保护方面,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可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等,帮助评估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在食品安全领域,它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在医药领域,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可用于药物分析、生物组织研究等方面。
红外吸收测量检测还在化工、石油、冶金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化工生产中,它可以用于监测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和产物,优化生产工艺;在石油行业中,可用于检测石油产品的质量和成分;在冶金行业中,可用于分析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对于气体样品,通常可以使用气体池进行检测。气体池是一种专门设计的容器,用于容纳待测气体,并使红外光通过气体样品。气体样品需要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如净化、压缩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液体样品可以使用液体池进行检测。液体池通常由两个平行的透明窗口和中间的液体腔组成。待测液体样品填充在液体腔中,红外光通过液体样品进行测量。液体样品需要保持稳定的状态,避免产生气泡或流动,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固体样品可以使用漫反射附件或透射附件进行检测。漫反射附件适用于测量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固体样品,通过测量样品对红外光的漫反射来获取样品的信息。透射附件适用于测量透明或半透明的固体样品,红外光通过样品进行透射测量。固体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制备,如研磨、压片等,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样品,如生物组织、纤维等,可能需要使用专门的样品制备方法和附件进行检测。例如,生物组织可以使用冷冻切片或石蜡切片等方法制备成薄片,然后进行红外吸收测量检测。
红外光谱仪、气体池、液体池、漫反射附件、透射附件。
首先,将待测样品放置在相应的样品池中,确保样品与池壁之间没有空气间隙,以避免干扰红外光的传播。然后,调节红外光谱仪的参数,如波长范围、分辨率、扫描次数等,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参数。
接下来,进行仪器的校准,通常使用已知的标准物质进行校准,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校准完成后,开始进行样品的测量,红外光谱仪将发射红外光并通过样品,测量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环境的一致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完成后,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软件或人工方法提取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信息,并与标准光谱进行对比,以确定样品的性质和组成。
最后,根据测量结果撰写检测报告,详细记录样品的信息、测量参数、测量结果以及分析结论等内容,为后续的应用和决策提供依据。
第一步,准备样品。根据样品的状态(气体、液体或固体)选择合适的样品池,并将样品放置在样品池中,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第二步,连接仪器。将样品池与红外光谱仪连接好,确保连接牢固,避免红外光的泄漏。
第三步,打开仪器电源,启动红外光谱仪,并进行仪器的预热和初始化操作。预热时间根据仪器的型号和规格而定,一般需要 30 分钟至 1 小时左右。
第四步,设置仪器参数。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检测目的,设置红外光谱仪的波长范围、分辨率、扫描次数等参数。这些参数的设置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分辨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步,进行仪器校准。使用已知的标准物质进行仪器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校准过程中,需要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一般包括选择校准物质、设置校准参数、进行校准测量等步骤。
第六步,进行样品测量。将样品池放置在红外光谱仪的测量位置上,启动测量程序,红外光谱仪将发射红外光并通过样品,测量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稳定性和环境的一致性,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七步,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测量完成后,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软件可以提取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信息,并与标准光谱进行对比,以确定样品的性质和组成。
第八步,撰写检测报告。根据测量结果撰写检测报告,详细记录样品的信息、测量参数、测量结果以及分析结论等内容。检测报告需要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以便为后续的应用和决策提供依据。
GB/T 6040-2002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 16415-1996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ASTM E400-1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SO 6974:1984 《Infrared spectrometric analysis - General principles》
一般情况下,红外吸收测量检测的服务周期为 3 - 5 个工作日,具体周期可能会根据样品的复杂程度、检测项目的数量以及实验室的工作负荷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通过红外吸收测量检测获得的结果可以提供关于样品的分子结构、化学键振动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结果评估过程中,需要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光谱或已知样品的光谱进行对比,以确定样品的性质和组成。同时,还需要考虑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如果需要进一步的确认或分析,可以结合其他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在化学领域,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化学反应的监测、催化剂的表征等方面。通过分析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可以确定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官能团等信息,从而推断化合物的结构。
在环境监测领域,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可用于大气、水体和土壤中污染物的监测。例如,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氮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在材料科学领域,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可用于材料的表征和分析。例如,可用于检测聚合物材料的结构、结晶度、取向度等性能,以及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涂层分析。
在食品科学领域,红外吸收测量检测可用于食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例如,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等成分,以及添加剂、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只需4步,轻松拿到证书报告
检测项目
预约人数
检测周期
检测项目
预约人数
检测周期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机构,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微析研究所用精准及时的结果、高质量的创新服务和专业的技术经验,为客户打造独特的分析解决方案和广泛适用的质量保证方法。
汇集行业百科资讯内容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11月5日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截至目前现行有效国家计量技术...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个行业对于未知物分析检测的需求日益增长。微析研究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这片领域中脱颖而出,致力...
304不锈钢板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其密度检测是确保材料质量和性能的重要环节。密度检...
300Kmpp原料检测流程与注意事项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300Kmpp原料通常指高性能材料,广泛应...
Copyright © WEIXI 北京微析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2023021606号-1 网站地图(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