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2 09:22:05
最近更新:2025-08-02 09:22:05
发布来源:微析技术研究院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阅读参考。如需专业数据知识指导,请联系微析在线工程师。
相关服务热线: 156-0036-6678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三方检测是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的核心环节,漏风量试验作为验证系统密封性能的关键手段,直接影响建筑能耗、室内环境及防排烟功能的可靠性。依据《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16)等国家标准,试验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数据真实反映系统实际性能。本文结合规范要求与现场操作经验,拆解漏风量试验的全流程要点,为检测人员提供可落地的操作指引。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检测人员需先核对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安装记录及风管设备说明书,确认系统类型(如普通通风、防排烟)、设计工作压力及风管材质等关键参数——例如防排烟系统的试验压力要求高于普通通风系统,提前明确可避免操作失误。
接下来检查检测仪器状态:漏风量测试仪、数字微压计、温度湿度计等需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现场使用前需校准零位——将仪器置于无压力环境中,调整数值至零点,确保读数准确。若仪器长期未用,需通电预热15-30分钟,消除自身误差。
最后确认系统安装状态:风管已完成全部连接,法兰螺栓紧固到位,咬口缝、铆钉孔无明显破损;系统内风机、风阀关闭,末端风口用气密性盲板或加厚塑料膜封闭,边缘用密封胶条压实,防止外部空气渗入。
系统密封的预检查
根据GB 50243-2016要求,漏风量试验前需先进行直观密封检查,排查明显泄漏点。检测人员可用毛刷蘸取稀释后的肥皂水,均匀涂抹在风管法兰连接处、咬口缝、铆钉孔及风管与设备的接驳处。
若涂抹部位出现连续气泡,说明存在漏风——需标记泄漏位置,通知施工方整改:法兰漏风可重新调整螺栓扭矩或更换密封垫(密封垫厚度应≥3mm,且不得凸入风管内);咬口缝漏风需用密封胶封堵;铆钉孔漏风可补打铆钉或涂抹密封胶。
预检查需覆盖系统所有关键部位,确保无明显泄漏后再进入正式试验,避免因大泄漏导致试验数据失真。
试验参数的设定与工况准备
试验压力需严格遵循规范:普通通风空调系统的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低于75Pa;防排烟系统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低于250Pa。例如设计工作压力为100Pa的普通风管,试验压力需设为150Pa(100×1.5);设计工作压力为150Pa的防排烟风管,试验压力需设为250Pa(因150×1.5=225Pa<250Pa,取上限)。
工况准备需确保系统处于“静态密封”状态:关闭所有风机电源,断开与系统连接的其他设备;末端封闭材料需具备足够强度——盲板厚度应≥5mm,塑料膜需选用厚度≥0.1mm的聚乙烯膜,防止试验压力下破损。
测试点的布置要求
测试点需选在系统的“最不利点”——即风管系统中压力损失最大的部位,通常为风管末端或分支管处。例如某办公区通风系统,测试点应选在最远端的办公室风管末端,而非靠近风机的主风管。
风管断面的测试点布置需符合规范:矩形风管需沿对角线方向布置不少于4个点,点间距不应小于100mm;圆形风管需沿圆周均匀布置不少于3个点,点位置应避开风管中心(避免气流扰动影响读数)。
压力测试点需远离局部阻力构件(如风口、弯头、三通),距离不应小于2倍风管直径或边长——例如直径500mm的圆形风管,测试点需距弯头至少1000mm,防止局部涡流导致压力读数偏差。
检测仪器的操作规范
漏风量测试仪需按说明书正确连接:将仪器的“进风端”与风管测试口连接,接口处用密封胶圈或生料带缠绕,确保无泄漏。若风管测试口尺寸与仪器接口不匹配,需用变径接头过渡,接头内壁需光滑,避免增加风阻。
启动仪器后,需缓慢升高压力至试验压力——避免压力骤升导致封闭材料破损。达到试验压力后,保持稳压状态不少于2分钟,待压力稳定(压力波动≤5Pa/min)后读取漏风量数值。
注意仪器量程匹配:试验压力为75Pa时,需选用量程0-100Pa的微压计;试验压力为250Pa时,需选用量程0-300Pa的仪器,避免量程过大导致读数精度下降。
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试验过程中需记录的关键数据包括:试验日期、环境温度(℃)、环境大气压(kPa)、试验压力(Pa)、各测试点的漏风量读数(m³/h)。例如2024年5月10日测试某防排烟风管,环境温度25℃,大气压100.5kPa,试验压力250Pa,漏风量读数为12.3 m³/h。
漏风量需换算为“标准状态”(温度20℃、压力101.3kPa)下的数值,换算公式为:Q₀ = Q × √(T₀/T) × (P/P₀),其中Q为实测漏风量,T₀=293K(20℃+273),T=实测温度+273,P为实测大气压,P₀=101.3kPa。例如实测温度25℃(T=298K),大气压100.5kPa,Q=12.3 m³/h,则Q₀=12.3×√(293/298)×(100.5/101.3)≈12.0 m³/h。
同一测试点需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若3次测量值偏差超过5%,需重新检查仪器或测试点,排除干扰因素后再次测量。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验证
若试验中压力下降过快(≥10Pa/min),说明系统存在大泄漏——需立即停止试验,检查封闭部位:盲板是否松动、塑料膜是否破损,或风管是否有裂缝。例如某风管试验时压力从150Pa降至120Pa仅用1分钟,拆开末端盲板后发现风管焊缝开裂,需补焊后重新封闭试验。
若数据波动大(如漏风量读数从10 m³/h跳到15 m³/h),可能是仪器未校准——需重新校准零位,或更换备用仪器测试。例如某测试仪因未预热导致读数不稳定,预热30分钟后读数恢复正常。
若漏风量超过规范限值(如中压风管系统漏风量不应超过0.0352√P m³/(h·m²),高压系统不应超过0.0117√P),需通知施工方密封整改:法兰漏风可增加密封垫层数,咬口缝漏风用弹性密封胶封堵,整改后需重新试验,直至结果符合要求。例如某中压风管试验压力150Pa,规范限值为0.0352×√150≈0.0352×12.25≈0.431 m³/(h·m²),若实测漏风量为0.5 m³/(h·m²),需整改后重测。
01. 耐高温钢板检测
02. 气相色谱成套装置检测
03. 金属卷防腐检测
04. 大豆油检测
05. 紫外吸收反射与吸收检测
06. 铁的光谱检测
07. 硫酸稀释器检测
08. 酥肉松添加剂检测
01. 七水合硫酸钴检测机构
02. 环保塑料袋原料检测机构
03. 氯化聚乙烯含量检测机构
04. 调味品粉料检测机构
05. 丙三醇检测机构
06. 聚合聚合氯化铝含量检测机构
07. 硫酸钬检测机构
08. 金属纯度检测机构
09. 十二水合硫酸铁铵检测机构
10. 金属铬含量检测机构
Copyright © WEIXI 北京微析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2023021606号-1 网站地图(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