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1 11:23:23
最近更新:2025-08-01 11:23:23
发布来源:微析技术研究院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阅读参考。如需专业数据知识指导,请联系微析在线工程师。
相关服务热线: 156-0036-6678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栏杆作为建筑围护设施的核心部件,其抗水平推力性能直接关乎人员通行安全,三方检测凭借独立性、公正性成为验证栏杆安全性能的关键环节。栏杆推力试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水平荷载(如人员倚靠、碰撞),检测栏杆是否满足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352-2019《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等规范要求,而规范的操作步骤是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本文结合行业实践,详细拆解三方检测中栏杆推力试验的主要操作流程,为检测人员提供可落地的执行参考。
试验前期准备
试验前需收集完整的技术资料:包括栏杆设计施工图(明确高度、立柱间距、连接方式等参数)、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如钢材材质报告、玻璃钢化证书)、施工现场安装记录(确认基础类型、螺栓扭矩等)。这些资料是确定试验参数、判断试件符合性的依据。
三方需共同确认试件状态:检查试件的规格(如立柱截面尺寸、扶手直径)、材质是否与设计一致,安装方式(埋入式、螺栓连接式)是否模拟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若试件为实验室制备,需确保基础条件(如混凝土强度、埋深)与现场一致,避免因试件不符导致结果偏差。
环境与场地检查不可忽视:试验场地需平整坚实,避免加载时基础晃动;环境温度需控制在10℃-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符合多数结构试验的环境要求);同时清理场地障碍物,确保加载设备有足够操作空间。
人员资质与文档准备:检测人员需持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格证书,熟悉试验标准;见证人员(建设或监理单位代表)需全程在场;此外需准备试验方案、委托合同、见证记录等文档,试验方案需明确依据、参数、加载方式,经双方确认后实施。
试验设备校准与检查
首先确认设备清单:主要包括数显推力试验机(量程覆盖最大试验荷载,一般不小于10kN)、0.5级精度力传感器、0.1mm精度线性位移计、钢直尺(分度值1mm)等。需根据荷载大小选择合适量程,避免设备过载或精度不足。
设备校准是关键:所有计量设备需经法定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试验前对推力试验机零点校准,连接力传感器后施加小荷载(如100N)确认力值准确;位移计用标准量块校准线性度,确保位移测量误差≤0.1mm。
设备状态检查:检查推力试验机液压系统无漏油、卡顿;力传感器与试验机连接螺栓拧紧,避免松动导致力值传递误差;位移计支架稳固,探头与栏杆表面垂直,确保位移测量方向与荷载方向一致。
辅助设备检查:手动加载设备(如千斤顶)需检查手柄灵活性,数显设备需确认电源稳定,避免试验中断电丢失数据;准备扭矩扳手(用于检查螺栓连接)、水平仪(用于校准试件垂直度)等工具,确保试验顺利。
试件安装与固定
模拟基础制备:实验室试件需按现场基础条件制作,如埋入式栏杆的混凝土底座强度≥C20,埋深≥150mm;螺栓连接式基础钢板需与混凝土牢固连接,螺栓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基础承载能力与现场一致。
试件定位与校准:将栏杆安装在模拟基础上,用水平仪检查垂直度(偏差≤1/1000),钢直尺测量高度(如住宅栏杆≥900mm),确保安装尺寸符合设计。对于玻璃栏杆,需检查玻璃与金属构件的粘结间隙,避免局部受力破裂。
连接部位紧固:埋入式立柱灌浆需饱满无空鼓;螺栓连接式立柱用扭矩扳手拧紧,扭矩值符合设计(如M12螺栓≥40N·m);扶手与立柱的焊接或螺栓连接需牢固,无松动。连接部位是栏杆受力的关键环节,需逐一检查。
试件稳定性确认:安装完成后,轻推扶手检查试件是否晃动,若有晃动需重新固定基础或拧紧螺栓,确保试件在加载过程中不会因基础松动影响结果。
荷载施加位置与方式确定
荷载位置需符合规范:根据GB 50009-2012,水平荷载应施加在扶手顶部,方向垂直于栏杆平面(模拟人员倚靠的实际受力方向)。对于连续栏杆,均布荷载可转化为集中荷载(如1kN/m均布荷载对应1m段施加1kN集中力,作用点在扶手中心)。
组合式栏杆的荷载调整:对于金属立柱加玻璃栏板的组合栏杆,荷载需均匀传递至立柱,避免玻璃局部受力过大;若有中间横杆,荷载可施加在横杆上,但需在试验方案中明确,确保受力符合实际。
加载方式选择:刚性栏杆(如钢栏杆)可采用连续加载,但速率≤0.5kN/s;柔性栏杆(如绳索栏杆)需分级加载,每级荷载为最大荷载的10%-20%,避免加载过快导致断裂。分级加载便于观察变形过程,及时发现异常。
荷载保持时间:每级加载后保持30s(变形稳定),设计荷载或标准荷载保持5min,确保栏杆在持续荷载下的稳定性;极限荷载试验时,每级增量减小至5%-10%,直至破坏。
正式加载与变形观测
预加载消除初始间隙:试验前施加设计荷载5%-10%的预荷载,保持1min后卸载至零。检查设备运行(力值、位移显示稳定)、试件连接(无松动),预加载可消除试件与基础的初始间隙,提高数据准确性。
分级加载与数据读取:按试验方案分级加载,每级荷载增量稳定,加载速率≤0.5kN/s。每级加载完成后,保持30s,待变形稳定后读取力值(试验机数显)和位移值(位移计),记录对应关系。
变形与异常观测:用位移计测量扶手顶部水平位移,同时肉眼观察立柱弯曲、连接松动、基础裂缝等情况。安排专人观察基础,避免因基础破坏导致试验失败;若发现立柱弯曲(变形>长度1/200)、螺栓松动,立即停止加载并记录。
数据异常处理:若某级荷载位移突然增大,需检查设备(如传感器松动)或试件(如连接断裂),确认故障原因。若为设备问题,更换设备重新试验;若为试件问题,重新固定或更换试件后继续。
反复荷载试验(若需):体育场馆等需反复受力的栏杆,需在设计荷载内进行3次加载卸载循环,观察恢复能力。每次循环荷载增量相同,记录每次循环的最大位移,判断栏杆的疲劳性能。
荷载保持与破坏检验
设计荷载保持:加载至设计荷载(如住宅1.0kN/m)或规范标准荷载时,保持5min。观察变形是否继续发展、连接是否松动、基础是否沉降。5min内无明显破坏,说明满足承载要求。
极限荷载试验:完成设计荷载保持后,继续分级加载(增量5%-10%),直至试件破坏。当荷载达到峰值后下降,或出现立柱断裂、基础拔出等不可逆破坏,停止加载,此时荷载为极限荷载。
破坏形态记录:详细记录破坏部位(如立柱根部弯曲、螺栓剪切断裂、玻璃破裂)和形态,用相机拍摄正面、侧面及破坏部位照片,注明试验编号、日期。破坏形态分析可发现栏杆薄弱环节,为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残余变形检查:极限荷载试验后,卸载至零,测量扶手顶部的残余位移(不可恢复的变形)。残余位移过大说明栏杆塑性变形严重,需评估其继续使用的安全性。
数据记录与整理
原始数据实时记录:用钢笔或签字笔记录每级荷载的力值、位移值、加载时间,以及异常情况(如某级荷载立柱弯曲)。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修改需签字并注明原因,确保数据真实性。
数据整理与曲线绘制:根据原始记录绘制荷载-位移(P-δ)曲线,横坐标为位移(mm),纵坐标为荷载(N)。从曲线中读取屈服荷载(位移剧增而荷载不变)、极限荷载(峰值)、最大位移,计算变形刚度(k=P/δ)。
数据审核与归档:检测人员核对原始记录,确保力值与位移对应正确;见证人员签字确认试验过程。审核后的记录归档保存≥5年,照片需标注试验信息,与报告一起留存,便于后续查询。
结果有效性判断:若试验过程中设备校准合格、试件符合要求、操作规范,数据有效;若出现设备故障、试件松动等情况,需重新试验,确保结果可靠。
试验后的试件处置
试件检查与拍照:试验后全面检查试件破坏情况,记录弯曲程度、裂缝宽度等细节,拍摄破坏部位照片(注明试验编号、日期),作为报告附件。重要项目需保存破坏样品(如断裂螺栓、弯曲立柱)。
试件返还:委托方提供的现场样品,试验后返还并出具返还单,注明破坏情况(如“立柱弯曲,螺栓未断”),委托方签字确认。返还的试件可用于现场质量追溯。
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制备的试件(如混凝土基础)或完全破坏的试件,按环保要求处理:混凝土破碎后回收利用,钢材送至废品站,避免环境污染。
设备归位与维护:试验结束后,将设备清理干净,力传感器、位移计妥善存放;推力试验机液压系统排油(长期不用时),定期校准,确保下次试验正常使用。
01. 虎皮尖椒用料检测机构
02. 耐磨塑料检测机构
03. 多波长选择检测机构
04. 硝酸铈检测机构
05. 拒绝食品添加剂检测机构
06. 浓硫酸过滤器检测机构
07. js复合水泥基防水涂料检测机构
08. 苯甲酸密度检测机构
09. 金属测定检测机构
10. 炝锅鱼用料检测机构
Copyright © WEIXI 北京微析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2023021606号-1 网站地图(XML /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