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3 11:06:27
最近更新:2025-09-13 11:06:27
发布来源:微析技术研究院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阅读参考。如需专业数据知识指导,请联系微析在线工程师。
相关服务热线: 156-0036-6678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化学锚栓是混凝土结构后锚固体系的核心部件,其抗拉承载力直接关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拉拔试验作为验证锚栓性能的关键手段,三方检测(建设、施工、第三方机构)需以中立、专业的立场,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开展试验,确保结果真实反映锚栓的实际性能。本文结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详细梳理三方检测中化学锚栓拉拔试验需遵守的技术要点。
规范依据的选取与执行
三方检测机构需优先采用国家及行业的强制或推荐性规范,核心依据包括:GB 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明确拉拔试验的基本框架)、JGJ 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后锚固试验的专项指导)、GB/T 32839-2016《化学锚栓》(锚栓自身性能的试验要求)。部分地区可能有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如上海DG/TJ 08-2004),若地方标准高于国家标准,需按地方标准执行。
规范的时效性需严格核查——例如JGJ 145-2013已替代2004版,检测中需使用最新版本,避免因规范过时导致试验结果无效。检测方案中需明确列出适用规范清单,确保试验过程与规范要求一致。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检测前需收集工程资料:包括锚栓出厂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需含拉拔承载力、固化时间等指标)、施工记录(钻孔直径/深度、清孔方式、锚固胶配比及固化时间)。若施工记录显示钻孔深度比设计浅5mm,需先要求整改,否则试验无法反映锚栓真实性能。
现场勘查需核查混凝土基层强度(回弹或钻芯法)、基层有无裂缝/空鼓、锚栓位置(避开钢筋)及间距(JGJ 145要求间距≥6d,d为锚栓直径)。若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值(如设计C30实际C25),需在报告中注明——基层强度不足会导致锚栓破坏形态向混凝土锥体偏移,影响结果判定。
需确认锚栓固化时间:按GB/T 32839,常温(23℃)下至少固化24小时,固化不足会导致粘结强度未达标,需待固化完成后检测。
试样的选取与标识
试样选取遵循“随机、代表”原则:同规格、型号、强度、批次的锚栓,每批≤2000个抽3个;超过2000个每增1000个加抽1个(不足1000按1000计)。例如3500个M12锚栓需抽5个试样。
试样需从现场已安装锚栓中随机选,用随机数表或抽签确定位置,记录坐标(如“轴线A-3,距地1.2m”)。选取后用油漆笔或钢印标注编号(如“SM-01”),拍摄照片留存,确保试样不混淆。
试验设备的要求与校准
拉力试验机量程需为预计最大拉力的1.5-2倍(如预计50kN,量程75-100kN),精度≥1级(示值误差≤±1%),具备连续加载及速率调节功能。
锚具需与锚栓规格匹配(如M12用M12内六角锚具),避免尺寸不符产生附加应力。锚具强度需足够,防止试验中断裂。
设备需定期校准(周期1年),试验前核查校准证书有效性,空载调试确认加载系统正常、示值稳定。
试验操作的流程与要点
连接设备时,锚具拧入锚栓螺纹段深度≥1.5d,再与试验机加载头连接,确保轴线重合(偏差≤2°),避免偏心加载。
加载按JGJ 145执行:连续加载速率0.5-1.0kN/s(直径≥16mm可提至1.5kN/s)。加载中观察变形及破坏形态:杆体颈缩/断裂、胶与混凝土剥离(锚栓滑动)、混凝土锥体破坏(周围脱落),出现任一情况立即停止,记录拉力值。
加载中不得中途停/减速,设备故障需重新选样。试验后清理碎屑,拍摄破坏形态照片(正、侧、俯视)。
数据处理的要求与方法
每个试样拉力值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如52.3kN),原始记录需填写试样编号、锚栓规格、加载速率、破坏形态等,检测人员签字确认,不得涂改。
结果取合格试样算术平均值(如5个试样值52.3、54.1、53.5、51.8、53.0,平均52.9kN)。
若试样破坏形态不符(如混凝土锥体破坏但强度合格),需剔除并补充试验,确保有效试样数量合规。
结果判定的依据与准则
判定结合设计文件与规范:先核对设计拉拔力(如M12≥50kN),再对照规范最低要求(如JGJ 145中M12承载力标准值≥55kN)。
规则:杆体拉断且拉力≥杆体抗拉强度标准值(M12杆体400MPa对应约45.2kN),合格;胶与混凝土剥离且拉力≥设计值,合格;混凝土锥体破坏需核查强度——强度合格且拉力≥设计值,合格,否则不合格。
若所有试样拉力≥设计值但破坏形态不符(如全为锥体破坏),需建议检查安装工艺(清孔、胶用量),重新试验。
现场环境的控制要求
环境需符合GB/T 32839:温度23±5℃,湿度≤75%。高温(35℃)需遮阳通风,高湿度(85%)用除湿机。
无法调整环境需注明实际参数(如“温度32℃,湿度80%”),说明影响——高温加速固化但可能降低粘结强度,高湿度影响粘结性能导致拉力偏低。
避免振动(如附近施工),振动会导致示值波动,需暂停试验待振动停止。
记录与报告的编制要求
原始记录需含工程名称、参建单位、检测日期、试样信息、混凝土强度、钻孔参数、设备校准、加载速率、破坏形态、拉力值、检测人签字,用钢笔填写。
报告基于原始记录,内容包括报告编号、工程概况、检测依据、试样情况、设备、过程、结果、结论,加盖公章及授权签字人(如注册结构工程师)签字。
报告需真实完整,遗漏关键信息(如环境不符、试样剔除),试验完成5日内提交,存档≥5年。
Copyright © WEIXI 北京微析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京ICP备2023021606号-1 网站地图(XML / TXT)